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集團要聞

中國電科:打造數智藍圖 賦能鄉村振興
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18日 編輯:新聞中心

  編者按:近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辦2022年度中央企業助力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和示范項目證書頒發儀式,中國電科《“校企聯合”幫扶支教,“智志同扶”托舉夢想》成功入選示范項目,并納入《中央企業助力鄉村振興藍皮書(2022)》,這是國務院國資委首次開展中央企業助力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和示范項目評選。

  榮譽的獲得,既是對中國電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績的肯定,也是激勵繼續前行的動力。2023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十個扶貧日,一起來看集團公司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電科答卷”。

從實時監測農作物長勢的智慧水肥一體化平臺,再到集聚多功能平臺的數智鄉村……近年來,中國電科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在數字產業、電子信息技術方面資源優勢,為鄉村振興添力賦能,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電科答卷”。

扛起責任,同向發力聚合力

  一年來,無償投入幫扶資金近四千萬,各級領導赴定點幫扶縣考察調研40余次,選派掛職干部5名……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國電科堅持“因地制宜、精準幫扶、造血為主、數字賦能”工作方針,大力實施數字鄉村“四新工程”,提出鄉村治理數字化、鄉村產業數字化、鄉村教育數字化、鄉村醫療數字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五大類22個項目,在集團公司定點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指導下,每周召開定點幫扶專題例會,通過統一“下單”、周內“督單”、隨時“驗單”工作機制,確保工作有安排、責任有落實、成效有檢驗,著力打造防止返貧長效機制,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幫扶質量。

  “小張書記你是大好人,中國電科的書記都是大好人!”敘永縣高家村“脫貧監測戶”趙爺爺激動地表示。在得知84歲的趙爺爺突然患上小腸疝氣住院,家里唯一的生活來源中斷后,中國電科選派到四川省敘永縣高家村擔任第一書記的張弛同志,迅速給趙爺爺申請爭取了政府補助,并自掏腰包為趙爺爺家買來米面糧油,還承擔了趙爺爺住院期間家里清掃、挑水等家務,讓困難黨員感受到組織關懷。與此同時,在青海省達日縣掛職的副縣長田海生、陜西省綏德縣掛職的副縣長李壯壯、四川省敘永縣掛職的副縣長歐翔、青海省達日縣龍才村擔任第一書記的王志峰等奮斗在鄉村振興基層一線的中國電科幫扶干部,也贏得了一眾好評。

  近年來,中國電科本著駐村幫扶隊伍不撤、力量不減的原則,始終堅持以精選建強掛職干部為抓手,持續將政治過硬、思想堅定、德才兼備的青年骨干選派到脫貧地區參與幫扶工作,主動為幫扶縣經濟發展和脫貧群眾致富想辦法、出主意,為助力定點幫扶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贏得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因地制宜,特色產業勢頭旺

  敘永柑橘和獼猴桃走出當地、飛向全國,“郝字號”紅色IP潮爆全網……

  做好“土特產”文章,中國電科充分發揮科技企業優勢,在對口幫扶縣因地制宜探索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富民路。

  “現在我們施肥用量是之前的一半,柑橘產量卻提升了幾十斤,真的感謝中國電科的科技助力??!”受干熱河谷氣候滋養,敘永縣盛產柑橘、獼猴桃等水果,當地柑橘色澤艷、糖度高、風味濃、香味好。受秭歸縣發展模式啟發,中國電科積極推動建立“敘永-秭歸”兩縣特色水果產業協同發展的鄉村振興示范新機制,邀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柑橘院士”鄧秀新蒞臨敘永現場指導,見證“敘永-秭歸”兩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召開院士專題講座,為專技人員傳道授業解惑。

  結合在數字農業方面的科技優勢,中國電科為敘永縣引入數字生態監測與智慧農業管理平臺,通過部署作物生長環境傳感器,實現7×24小時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環境和生長過程,結合AI技術、農業專業知識,對柑橘、獼猴桃種植管理過程進行擬合模型測算,完成精準滴灌、精準施肥、精準蟲情防控等數字化管理,實現了基地人工和物料成本降低30%以上,水肥利用效率提升50%以上。

  同時,中國電科利用自身資源,建立線上線下“雙線銷售平臺”,線上依托電科商城助推敘永柑橘、獼猴桃品牌實現全國范圍推廣,線下充分利用央企平臺資源,推薦特色水果參加中央企業消費幫扶產品展銷會、西部商品博覽會等多項展銷活動,近兩年來,直接或間接帶動特色水果產業收益超400萬元。

  從之前鮮有聽聞的陜北腹地,到如今活絡網絡的紅色旅游“潮”地,中國電科科技賦能陜西綏德打造數字鄉村發展新模板。

  以提升郝家橋村整體形象為抓手,中國電科聘請專業策劃團隊,梳理品牌文化,建立郝家橋統一的視覺體系和IP體系設計,在形成全新的“郝字號”品牌基礎上,推出“郝”家庭、“郝”民俗、“郝”學生等六大類50余款文創產品。同時,有針對性地為郝家橋村定制化研發數字文旅產業振興平臺,通過網絡技術整合各項獨立系統,實現線上游覽時間預約、虛擬全景觀看、講解免費聽、文創產品購買等功能,游客人數迅速增長4倍,帶動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

智志雙扶,提振鄉村振興“精氣神”

  鄉村振興不僅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圍繞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中國電科探索數字賦能新模式,讓人民群眾共享數字化發展新成果。

  無人機、VR眼鏡、機器人編程、3D打印機……這些書本里呈現的“高科技”,如今已走入定點幫扶的鄉鎮教室。為夯實農村地區教育信息化基礎,中國電科著力建設集線上創客教育、科學普及與線下小型實驗室、社團活動室為一體的“科技小屋”,為鄉村孩子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接觸現代科學的實踐基地,也為當地鄉村教育搭建起承接優質教育資源下沉的平臺橋梁。近年來,中國電科持續開展“大愛電科”、“夢想1+1”助學幫扶等活動,與復旦大學等高校共同建立“校企聯合幫扶支教點”,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線上支教活動,積極探索和推進教育公平化。

  “數字化、智慧化”容易,“傻瓜化”卻很難。為改善幫扶縣鎮養老條件,以“最方便老人佩戴使用的健康手環”為突破點,中國電科重新設計手環界面、操作邏輯,打造了一款聲音更響、字體更大、操作更簡便、待機時間更長、幾乎讓人感受不到存在的“傻瓜”手環,不僅能夠實時監測村民心率、血壓、血氧等數據,還可實現一鍵呼救、信息播報等功能,讓數字醫養護平安。此外,中國電科持續實施“北斗新合?心電儀”、“互聯網+健康”、“羊羔花”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等項目,對因患疾病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眾繼續實施專項幫扶,利用技術優勢,保障好廣大農民群眾基本醫療健康。

  無燈路段越來越少、山路危險隱患大幅降低……為改善脫貧地區基礎設施條件,中國電科持續加大在小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支持力度,繼續為脫貧摘帽后仍存在住房安全隱患的特殊困難戶進行危房改造,積極開展鄉村環境治理、道路安防等提升改造工程,鋪設數字太陽能綠色照明路燈,著力推動科技賦能鄉村人居環境改善和基礎設施建設,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技術支撐。

  繪就鄉村振興數智藍圖,中國電科舉措有力、成效初顯。

打印 關閉
国产高清乱理伦片中文小说,性xxxxfreexxxxx粗暴,够了够了要流高c了老狼信息,日韩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