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15日,2023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在福州開展。作為國家海洋信息產業的骨干力量,展會期間,中國電科展示了系列化海洋信息系統裝備。
“在水下,再防水的手機也用不起來,因為電磁波信息傳輸不出去。戴上這個裝備,水下流暢通信就不是個難題啦”。展會現場,技術人員拿起一塊手掌大小的“黑塊頭”介紹,為了確保通信,3所研制了一款在水中幾乎零浮力的水下語音通訊設備,非常適合水下佩戴。此外,為了便于在黑漆漆的水下辨別位置和方向,現場展示的定位腕表可支持“傻瓜化”使用,只需佩戴于身,不需復雜操作即可實時監測到人員位置,滿足絕大部分水下應用場景?,F場展示的水下導航儀,用于水下區域內定位導航,具有高精度姿態解算、水下遠程導航以及避碰告警等功能,搭載多重控制按鍵以及數字海圖,可滿足水下使用需求。
在海上航行遇險時,如何最快發出求救信號?36所展示的系列產品給出了解決方案?!爱敶挥鲭U沉沒時,示位標會自動從釋放裝置中彈出并漂浮至水面,自動發射帶有船舶自身信息和當前衛星定位信息的求救信號?!奔夹g專家表示,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按照最新國際標準進行設計,支持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搜救信號發射,內置衛星定位,實現了更高的定位精度、更短的定位時間,適合國內國際各種船舶使用。
“如果真有人員落水,這個小巧輕便類似‘鼠標’的東西,關鍵時刻可救命?!奔夹g人員口中“鼠標”形狀的物件學名是AIS搜救寶,別看它個頭很小,全身上下卻都是寶:其胖胖的肚囊內設置了雙通道AIS發射機,可在緊急情況下向周邊船舶、AIS岸臺等迅速發射包含位置及信標用戶身份信息的求救信號,實現及時的本船自救或附近船舶協助救援,其小巧袖珍的體型加上免費的通信功能,深得內河及海上船員“青睞”。
解決船舶在港關閉設備導致的出航識別“盲區”問題,船舶動態監管系統采用互聯網、物聯網、地理信息展示、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可接收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信號形成船舶位置信息,并以無線通信方式發送至系統監管平臺,通過數據的接收、處理、融合,形成船舶位置、軌跡等信息,便于轄區內船舶的全天候管理。
現場,8所、13所、43所、58所等單位還展示了用于水下裝備領域的元器件最新代表性成果。展示的超小型DC/DC變換器采用軟開關電路拓撲、同步整流技術和磁隔離反饋技術,功率密度明顯提升,體積、損耗顯著減少,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先進裝備領域,滿足了國內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電源需求。展示的船用光電纜,將多芯光信號線與電信號線集成在一起,用于光信號傳輸及弱電信號傳輸,具有高強度、耐彎折、耐磨損、耐燒蝕等特點,可為艦船通信系統提供穩定信號。